
那是一种微妙的感觉。
起初只是觉得猫抱起来轻了些,毛发依旧柔顺,可手掌触碰到骨骼的清晰轮廓。
我愣了几秒,心里却没太在意。
就像感情里那些小裂缝,开始时总觉得没什么。
每天上下班,我依旧在碗里放好猫粮。它还是会吃,但不像以前那样贪婪。
我以为只是挑嘴。
直到有一天,下班回家,看见它缩在角落,食盆里还剩下一半。
那一刻心头闪过一丝慌乱,却被我用“没事”压了下去。
展开剩余80%有朋友来家里玩,随口说了一句:“你家猫是不是瘦了好多?”
我笑着说:“可能夏天掉毛,看起来轻吧。”
可那一刻心底被戳破了一层防御。
很多时候,外人一句话,比自己无数次忽略更清醒。
那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灯光熄灭后,我听到它在客厅里走动,爪子落在地板上轻轻的声响,竟让我心慌。
我忽然想到:是不是我太忙了,忽视了它的身体?
就像一段感情,等到明显变淡的时候,才来追问为什么。
第二天,我带它去了宠物医院。
医生说可能有多种原因:寄生虫、肠胃问题,甚至情绪应激。
我听着,心里五味杂陈。
原来一只猫变瘦,不只是身体在报警,也是情感关系的镜子。
从那天开始,我换了不同的猫粮,还买了营养膏。
每天下班回家,我都会第一时间给它准备吃的,看着它小口小口地吃,我竟有种安慰。
原来“喂养”这件事,不只是填饱肚子,更像是一种“我没忘记你”。
我忽然意识到,我对它的忽略和我在感情中的状态很像。
我习惯了理所当然,等到失去重量,才开始慌乱弥补。
猫的瘦,是身体的警钟;人的疏远,却常常再也没有机会修复。
慢慢地,它的食欲好转,体重一点点回升。
有天抱起它,我终于觉得不再是那种空落的轻。
心里长舒一口气,却也暗暗发誓,不再让这种忽视重演。
有时候我会想,它是不是在用身体告诉我:
“不要忽略我,就像不要忽略你身边的人。”
猫不会说话,可它的变化,其实是最直接的语言。
猫的身体恢复正常后,我常常抱着它发呆。
原来“爱”的重量可以真切地抱在怀里。
而失去过一次的恐慌,会让你更懂得珍惜。
它的瘦,是一次提醒;而我学到的,是关于爱的责任。
猫越来越瘦的原因,有健康问题,也有情绪和环境因素。
但在故事里,它不仅是医学上的解释,更是一次心与心之间的提醒。
有些关系,就是在渐渐消瘦的过程中,让人学会什么叫真正的陪伴。
发布于:福建省富利来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